close
 






  

 


Image Hosted by ImageShack.us
 

 


昨天看了《天水圍的日與夜》, 之前一直就好想看的電影.

08年看過同是以描述天水圍為主題的《圍城》,

如果說《圍城》是20年後'童黨'死灰復燃'的更新版,

那麽《天水圍的日與夜》中的寫實描述,

恰恰配上了它的英文片名《The Way We Are》. 

如此寫實的具體描述,

才真正反映了天水圍的市民與普通的香港人不存在二樣的世界.

如果《圍城》是描述天水圍の地獄篇;

那麽《天水圍的日與夜》側是描述天水圍の天堂篇.

 

 在《天水圍的日與夜》這套電影中, 人和事沒有高低起伏,

貴姐每天開心地回超級市場上班;

兒子張家安對於每事只應一聲'哦';

婆婆為唯一孫子的會考放榜而擔心;

看似平平無奇的劇情, 卻發生於這個被外界名為 '悲情城市'-天水圍.

 

電影的節奏, 猶如家常碎事,

縂會讓人感覺到這是會發生在你, 我, 他身邊的事情.

單身家庭主婦媽媽, 鄰居的獨居婆婆, 又或者是等待會考放榜的學生哥.

儘管是意料中事的劇情發展, 劇中卻充滿了小情小趣.

為一包免費的紙巾而特意走到OK便利店買報紙,

為了省幾十元而寧願自己搬電視機,

參加團契而免費享用茶點,

在超級市場為了三包特惠裝的食用油而算來算去,

老人家病了如同小孩子般的脾氣..

--- 是的, 就是這一件一件的小事.

仿如一點一滴地記錄着香港人的成長故事.

香港人特有的電影語言, 香港人特有的文化背景,

則是通過這樣寫實·簡單的拍攝手法記錄着在你, 我, 他之間的生活.

 

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, 我覺得香港這個城市缺乏了一種味道 - 人情味.

至少我感覺到的是: 在中產或以上階層已經接近不存在的程度.

《天水圍的日與夜》中, 貴姐樂於助人, 為家人從不計較,

與婆婆最初的防禦式, 以及張家安作爲新一代年輕人的小寫照,

我突然間發覺, 相對于那些年收入過百萬的香港中產人事,

像天水圍這樣的一般社會家庭, 更能找回那種在香港這個城市久遺的人情味.

或許他們未必能夠融合於這個急功近利的國際大都會中,

但是他們對人和事的包容, 卻能令整個社會融洽相處.

 

幸好看完劉囯昌的《圍城》這套描述悲慘城市天水圍的作品後,

這次為觀衆帶來的是許鞍華的《天水圍の日與夜》,

令大家對天水圍這個被外間稱為'悲情城市'重新增添一份希望.

 

 

 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囧MuKu囧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